ICRF3 与 Gaia DR2 的系统误差比较(Liu et al. 2020, A&A 634, A28)本文利用 Gaia 第二次数据发布(Gaia DR2)作为外部参考,对 ICRF3 的总体特性进行了评估。 通过比较 VLBI 在 S/X、K 和 X/Ka 三个频段下的射电源位置与 Gaia 光学位置(G < 18.7), 分析了其形式误差、赤纬相关项及利用球面调和分析得到的系统效应。 结果表明,ICRF3 的 S/X 框架精度显著提升,基本消除了与赤纬相关的带状误差, 与 Gaia-CRF2 实现一致;K 和 X/Ka 框架虽然具有更高的形式精度, 但仍存在区域性系统误差,尤其是在 X/Ka 框架中出现沿 Z 轴超过 200 μas 的滑移(glide), 主要源于观测稀疏和南半球几何分布不足。
本文比较了 ICRF 各版本(ICRF1/2/3)与 Gaia DR2 之间的系统差异,采用矢量球谐函数(VSH)方法分析其全球性分量(旋转、变形、二极项)。结果表明,ICRF3 S/X 框架 与 Gaia DR2 的一致性优于 30 μas,几乎无赤纬依赖误差,这得益于南半球观测的增强、VCS-II 巡天数据及银河系光行差建模的改进。K 和 X/Ka 框架虽然形式精度更高,但存在显著的区域误差;其中 X/Ka 框架沿 Z 方向存在超过 200 μas 的变形,并伴随 100 μas 量级的二极项分量,反映出高频观测源稀疏及南天几何不足的问题。研究指出,未来高频参考架需在南半球增加源密度以减少系统误差。
参考文献:
Liu, N., Lambert, S. B., Zhu, Z., & Liu, J.-C. (2020).
Systematics and accuracy of VLBI astrometry: A comparison with Gaia Data Release 2.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634, A28.
https://doi.org/10.1051/0004-6361/20193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