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射电源多频位置偏移(核心漂移)的比较(Liu et al. 2021, A&A 652, A87)本文基于第三版国际天球参考架(ICRF3)框架,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数据, 对致密河外射电源的多频位置测量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我们比较了 8.4、24 和 43 GHz 三个频段的射电源位置,以研究源位置随频率变化的系统偏移(核心漂移)及其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源位置存在与同步辐射自吸收模型一致的系统性频率偏移: 在 8.4–24 GHz 之间的中位核心漂移约为 0.12 mas,而在 24–43 GHz 之间约为 0.06 mas。 这种频率相关的偏移在高频天球参考架的建立中具有重要影响。
多频 VLBI 观测为研究致密河外射电源的核心漂移现象提供了重要手段,
并在射电与光学参考架的连接中起到关键作用。
Liu 等(2021)在 ICRF3 框架下比较了由 8.4、24 与 43 GHz 观测得到的源位置,
分析了频率依赖的系统偏移及其对天球参考架一致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S/X 与 K 波段之间的核心漂移中位值约为 0.12 mas,
而 K 与 Q 波段之间约为 0.06 mas,
与活动星系核喷流的同步辐射自吸收模型相符。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频参考架的建立中需充分考虑源结构与频率相关位置偏移的系统效应。
参考文献:
Liu, N., Liu, J.-C., & Zhu, Z. (2021).
Comparison of multifrequency position measurements of compact extragalactic radio source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CRF3.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652, A87.
https://doi.org/10.1051/0004-6361/202140656